bet365有没有app欢迎您!
您所处的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港闸区春蕾班全覆盖
来源:admin 时间:2010-04-15 浏览: 1 字体: [ ]

港闸区春蕾班全覆盖

 

1994年,港闸区妇联积极响应全国妇联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亿万爱心献春蕾”活动的号召,在全区开展和实施了“春蕾计划”行动。十五年来,在港闸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妇联、关工委在全区广泛开展了以扶助贫困学生为主要内容的“春蕾计划”工程,开展了“扶孤助困、爱心助学”为主题的“手拉手、心连心,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社会妈妈助春蕾”、“1+ 1 结对资助、“春蕾班”等形式的助学活动,使扶贫助学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港闸区爱心助学活动,从小到大,管理不断规范,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各级妇联始终将实施“春蕾计划”与提高妇女素质紧密相连,充分依靠各级党和政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以妇联组织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引导和发动全社会都来关心贫困女童的健康成长。十五年来,全区各级妇联组织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捐助活动,开办20个春蕾班,共募集资金近260万元,帮助7692人次贫困儿童完成义务教育,为贫困儿童用知识改变命运奠定了基础。
 
 在实施“春蕾计划”活动中,港闸区推广典型,大力宣传在“春蕾计划”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先进人物和受助儿童自强不息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扩大“春蕾计划”的影响。他们会同宣传部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将扶贫助学活动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贯彻落实的切入口抓实抓好。先后宣传了热心助学的民营企业家和离休干部酆建华、吴思九等老干部帮扶特困学生事迹;报道了港闸区“春蕾计划”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果;报道市地税局等春蕾班创建活动的情况;报道了鹤涛小学女教职工捐出一日薪金帮扶困难学生的“献一份母爱,撑一片蓝天”爱心之举,等等,爱心助学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贫困学生牵动着社会方方面面,无数个人、单位纷纷慷慨解囊,港闸大地到处涌动着捐助热潮,有利地推动了港闸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港闸区成立了“扶助特困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区关工委和区妇联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作为小组成员,定期活动,互通信息,研究解决扶贫助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街办、村居、学校也相应建立了“扶贫助学”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联系、沟通、协调工作。由于组织网络“盖边沉底”,覆盖面广,职责明确,从而确保了全区“扶贫助学”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

为把帮扶特困学生的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确保全区所有适龄少年儿童均能享受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权利,顺利完成学业,20028月区妇儿委与区关工委联合提出设立“港闸区帮扶特困学生专项资金”的建议。区政府及时采纳,并决定由区财政每年拨款4万元,另加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收入的2‰,以及向社会募集的助学资金作为帮扶专项资金,实行专项储存,专款专用。为了加强帮扶专项资金的管理,制订了《港闸区扶助特困学生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在全区营造了领导带头帮扶,区乡机关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帮扶,离退休干部倾心帮扶,民营企业主慷慨解囊帮扶,人人情系特困学生的氛围,推动各个层次的扶贫助学。党员干部将扶贫助学活动作为改进作风、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2002年初,区妇联、区关工委等六部门向区、乡镇、街办机关党员干部发出倡议,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尽己所能、捐资助学。区委将结对帮扶特困学生作为改进党的作风、联系人民群众的一项制度,区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每人帮扶了一名特困学生,并形成了一项制度。在领导同志的示范带动下,区、乡镇、街办机关党员干部纷纷解囊相助,涌现出一批扶助特困学生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区机关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区财政局组织机关27名同志结对助学,捐资7200元创办了秦灶镇沿河桥小学“春蕾班”;港闸经济开发区发动机关干部捐款集资7500元创办了永兴曙光小学“春蕾班”。20068月以来,区妇联、关工委加大了推进“春蕾计划”的实施力度,在全区掀起新一轮捐资助学的高潮。区教育局党支部在机关开展的“双联双牵”活动中,动员机关19名党员结对帮扶,人人牵手,奉献爱心。区人武部发动机关干部职工,长年帮扶16名贫困学生,并坚持做到“四个一”,将助学与促成长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了助学效果。区离休干部吴思久常年帮扶4名贫困学生,对品学兼优的家庭困难学生,他一直给予常年的资助,在他的帮助下,有的已经读到大学。秦灶镇原人事劳动助理王金泉同志捐助西安桥村曹竹芹同学念完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专毕业,二人情深似父女,在当地传为佳话。港闸区科级女干部群体,是近年来活跃在区机关的一支爱心团队,几年来,她们以博大的母爱柔情牵起了贫困人群一只只瘦弱的手,滋润着她们干涸孤独寂寞的心。5年来,累计共捐款捐物8万多元;与20名贫困学生或家庭结成帮扶对子。科级女干部群体2007年荣获评为南通市第30次文明新风典型提名奖;20085月荣获港闸区第二届文明新风典型。在港闸区,类似感人的事迹比比皆是。企业老板将扶贫助学活动作为回报社会、体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具体途径。近几年,港闸区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这些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家致富不忘乡邻,以积极参加捐资公益性事业和扶贫助学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在区工商联的组织发动下,广大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了扶助贫困学活动。南通越野摩托车城老板凌志成主动捐助失去父亲的陈佳佳同学;在永兴商城经商的福建泉州市商会南通分会的会员们主动捐资12000元资助20名特困学生;南通国盛的老板潘卫国,致富不忘众乡亲,坚持多年帮助陈桥乡家境困难的孩子完成学业;南通惟越集团董事长陈志凌曾多次帮助家乡的困难孩子;南通温州商会的老板,积极参与辖区内开展的春蕾助学活动中,向港闸地区的中学生献一片爱心……,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全区参与扶贫助学活动的民营企业家有50位之多,“献一片爱心,捐助一名特困生”已成为一些民营企业家的自觉行为。近年来,港闸经济开发区商会等5家单位获得省、市“爱心捐助突出贡献奖”和“贡献奖”;潘卫国等9名企业家分别获得省、市“爱心捐助突出贡献奖”和“贡献奖”个人。

扶贫助学由结对帮扶向结群帮扶转变。起初六部门倡议领导干部、区乡机关部门、民营企业主等与特困学生一对一结对帮扶,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力度的不断加大,逐渐已由一对一向一对多帮扶转变。200311月,闸东商会的会长们,主动牵手十里坊小学的贫困学生,在全市率先建立商会“春蕾班”。在他们的影响和带领下,南通国盛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卫国在陈桥小学创办了“国盛电机春蕾班”。并设立奖学金,用于鼓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勤奋 施教的 老师。惟越集团在五接桥小学创办了“惟越集团春蕾班”,幸福商会、秦灶商会、温州南通商会的老板们,纷纷献爱心,资助贫困学生。从此,“春蕾班”之花,在港闸大地不断绽放。

扶贫助学标准由不统一向定期定标准转变2001年以前,结对部门大多数一年只帮扶一次,每年资助金额也只有一二百元。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这些资助已不足以解决特困学生的实际困难,从2002年开始,我们将帮扶活动每年定为两次,分别在每个学期的开学前夕。统一帮扶标准,按照省、市妇联提出的“一对一”助学标准,目前执行的是小学生每学期300元,中学生每学期400元;“春蕾班”助学标准为小学生每学期200元,并由区政府减免其学杂费。港闸区出台了《“春蕾班”管理办法(试行)》,规范管理,建章立制,不断提高资助金使用的透明度,使这一“民心工程”成为“阳光工程”。

结对助学由九年制义务教育向非九年制义务教育延伸。坚持以义务教育阶段扶贫助学为主,积极倡导向幼儿园教育和高中、大中专院校特困学生延伸。区卫生局副局长单丽娟长年帮扶一名贫困生,不仅提供大学所需费用,还在其毕业后帮助其就业。区法院、计生委等部门都将自己结对的优等生继续予以扶持。天生港街道许苹同学考取南京医科大学后,因家庭经济极端困难无力支付昂贵的学费,全家陷入痛苦之中,街道妇联、关工委得知这一情况,主动向党委和政府领导汇报,发动社会各方面捐款帮助其解决上学费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亲自用车将其送到大学,主动向校方说明该生家庭经济状况,学校同意减免其学杂费,并承诺优先照顾安排勤工俭学。新闸村9组李淑兰因丈夫遇车祸住院先后花去5万多元,家里债台高筑,在武汉大学读大四的儿子因此难以完成学业。街道党工委发动机关干部捐款3000多元,帮助李淑兰的儿子顺利完成学业。“一个都不能少”已成为我们港闸人的教育理念。

在扶贫助学活动中,他们不仅关心帮助青少年解决实际困难,还注意营造“充满爱心、充满温暖”的社会氛围,潜移默化,培养广大中小学生的爱心,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中小学生中“今天别人帮我,明天我帮别人”奉献爱心蔚然成风。北郊小学达洋同学身患白血病,为了帮助他治病,全区近10所小学开展了题为“伸出小手、奉献爱心”的捐助活动,一些本身就不富裕的学生也慷慨解囊,把自己的零花钱甚至午饭钱也捐献出来,近3万元的捐款犹如雪中送炭,使得小达洋的病情得到控制并趋于稳定。

港闸区“春蕾计划”所走过的十五年,唤起了人们的良心、良知和良好的愿望,其意义已超出了资助女童本身,她不仅为贫困女童成长奠定了文化基础,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她净化了社会风气,倡扬了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展现了人间最美好的东西;她直接面对社会最基层的人群,架起了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密切了干群关系,是落实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她不仅提高了妇联的知名度,也树立了妇联为儿童办好事、办实事的良好形象,增强了妇联的凝聚力。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跨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关心儿童教育,关注儿童成长,促进儿童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将携起手来,献出爱心,传递真情,为更多失辍学儿童的美好明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